北京意象·画说昌平”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昌平区美术家协会
2019年11月7日
11月7日,“北京意象·画说昌平”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宣布展览开幕,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解江凌分别讲话,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刚杰主持开幕式。
全体合影
北京画院副院长、北京美协副主席吴洪亮代表承办方介绍了“北京意象·画说昌平”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的筹备情况。“北京意象”是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始于2010年,活动主要包括举办一个高规格绘画大展,出版一本画集,是一次大规模的、高端艺术之旅,通过反映地区精神风貌作品,全面立体地宣传北京国际文化之都形象,推动北京美术创作的繁荣与发展。该活动每年与一个区合作,昌平区是“北京意象”的第十站。200余名卓有成就的画家和艺术院校师生齐聚昌平,对昌平的自然、历史、名胜、人文风貌进行全面深入而持久的采风创作。
历经数月时间,艺术家们通过“画说”这一独特语境,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昌平在经济、文化、科技、城乡建设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阐释了对昌平之美的感知与体会。活动共征集作品近400余幅,经专家评审团进行评选,精选出113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分为油画和国画两大类,其中油画61幅、国画52幅。画作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异彩纷呈,有的醉心于大写意,纵横酣畅地挥洒抒发;有的精雕细琢、深情捕捉每一个富于变化的物象细节,展现出昌平的缤纷多彩与鲜活气象,展现出“画说昌平”所意寓的舒适、和谐、率真和浪漫。
市文联主席陈平宣布展览开幕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讲话
陈宁在讲话中指出,“北京意象”系列活动为艺术家搭建起了体验生活、开展创作切磋交流、互动分享平台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贴近现实、反映生活、主题鲜明、品质精良的优秀美术作品,得到了首都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的普遍赞誉,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我们将继续努力打造好这一品牌和平台,为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造条件。希望美术家们以艺术的审美视角关注并思考这个伟大时代,从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与创作灵感,深情描绘发生在首都大地上的动人华章,创作出更接地气、更有底气、更显生气的匠心之作,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解江凌讲话
解江凌表示,“北京意象·画说昌平”绘画作品展是广大美术工作者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对进一步提高美术工作者的整体创作水平,进行学术交流和研究,促进艺术领域的拓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将以此次美术创作工程的实践为契机,继续砥砺前行,在文化传承与社会发展道路上携手前进,用明德引领风尚,共创首都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形象。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刚杰主持开幕式
本次绘画作品展由北京市文联和昌平区委、区政府主办,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昌平区委宣传部和昌平区文联等承办。昌平区文联主席陈玉起,怀柔区文联主席王铁瑛,北京美协副主席魏小明、安远远、贺成才、张建豹、吴洪亮,昌平区国资委、昌平区文联、昌平区美术家协会、昌平区摄影家协会等部门领导,各区艺术家代表及参与创作的美术家共300余人参加展览开幕式。本次展览将持续到2019年11月17日结束。
此次展览活动,昌平区美术家协会的画家和本土艺术家积极参与采风创作,共有八幅佳作入选,这八幅作品涵盖了人物、历史与自然风光等多个主题,每一幅都充满了艺术家的心血与创意。其中,以人物为主题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构图,展现了昌平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日常生活场景;以历史为主题的作品,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回顾了昌平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作品,则以其壮丽的画面,呈现了昌平独特的地貌风光和季节变换。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昌平美好景象的赞美,更是对昌平文化传承与自然保护的呼唤。它们用画笔记录下了昌平的点点滴滴,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此次展览不仅展示了昌平画家的艺术才华,也进一步推动了昌平文化事业的发展。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优秀的画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用他们的画笔继续描绘昌平的美好未来。入选作者分别是:于航、王宁、买鸿钧、任宝利、宋敏、锻铁、段金石、韩清茂(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航《昌平白浮泉》
王宁《大杨山风光》
买鸿钧《霜冷樊林》
任宝利《居庸叠翠》
宋敏 韩清茂《昌平秋硕》
锻铁《大岭沟烟雨图》
段金石《沟崖烟晓雨后来》
韩清茂《南口战役》
展厅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