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幅画作《光辉的彼岸》创作完成
昌平区美术家协会
2024年6月3日
近日,由汪港清、韦红燕、徐智川、尤明辉四位艺术家在昌平百善镇潇湘书院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3x6米的巨幅作品《光辉的彼岸》。这幅作品无疑是他们艺术造诣与创造力的结晶,展现了国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6月2日,昌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韩清茂代表昌平美协前往画院,对这幅作品的创作完成表示热烈的祝贺。韩清茂副主席的到来, 体现了艺术家们对于国画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也展示了昌平区在美术事业上的蓬勃发展。巨幅作品《光辉的彼岸》的创作完成,不仅为画院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艺术色彩,也为昌平区的文化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韩清茂副主席的祝贺也进一步推动了昌平区美术家协会与首师大国画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未来,双方有望在艺术创作、教育培训、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更多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由汪港清、韦红燕、徐智川、尤明辉等艺术家在昌平百善镇某画院创作完成的巨幅作品《光辉的彼岸》,以及昌平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韩清茂的祝贺,都将成为昌平区乃至全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作品《光辉的彼岸》,作者:汪港清、韦红燕、徐智川、尤明辉。尺寸:300cm×600cm。材质:皮纸、综合材料。作品介绍:《光辉的彼岸》以愚公移山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为构思主旨。形式上,作品以综合材料为突破口,结合工笔重彩、意笔水墨、壁画的构图与技法特点,营造出恢弘的视觉效果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将现实与非现实视觉元素有机结合在画面之中,构建了多维的视觉空间,进一步突破单一画科边界,力图再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壮丽与恢弘。内容上,作品将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中的典型性形象进行了符号性和象征性的处理,从而切入“愚公移山”的故事语境。画面左右象征太行、王屋二山的山间,安排了艺术化处理的中华民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图像与象征愚公子孙挖山不止的人群,以期引发读者对中华民族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精神的情感共鸣;画面中心靠下用抽象化的树枝象征蕴含着顽强、乐观、向上等伟大民族精神并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上部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奋斗历程中的历史瞬间构建出高耸入云的金山之形,象征穿山越海抵达光明的彼岸,以此点明本项目的创作主题《光辉的彼岸》。